做好自我管理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早期可不出现任何症状,但感觉到视力有所减退时,病变已经很严重了。主要症状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视物遮挡、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飞蚊症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内科主任潘雪梅教授倡导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定期科学规范的眼科检查、及时采用适当的治疗,才能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尽可能的挽救和维持现有视力。8大自我管理要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血糖管理严格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进展的风险。血糖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高相关。血糖管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TIR(血糖达标时间占比)这些指标的波动。血压管理长期的高血压会造成心脏动脉硬化加重,造成血流瘀滞,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对严格的血压控制可以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风险降低34%,视力下降的风险降低47%。血脂管理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高血脂,脂代谢异常可增加血液黏滞度导致微循环异常,加重视网膜的渗出和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黄斑功能。体重管理肥胖会增加Ⅱ型糖尿病患者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发病率。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取,降低身体的重量,增加有机体对胰岛素的敏锐性,使血糖降落。饮食管理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的饮食包括:1、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500mg以上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鱼类富含);2、地中海饮食;3、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状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