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妙招,助你清凉度夏防中暑

2025-07-11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全国多地纷纷开启“烧烤”模式,高温持续肆虐,中暑风险也随之急剧攀升。在中医理论中,暑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邪之一,由火热之气所化,且暑邪致病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仅在夏季作祟。


暑邪的特性

○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会出现一系列热性的症状,如高热,心烦,面赤,口渴、舌红、脉象洪大等。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邪会呈现向上、向外的状态,受到暑邪侵犯,人会头晕、心烦,出汗。汗属于人体的津液,汗出过多则会导致津亏液伤。

暑多挟湿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称为“长夏”,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而潮湿,暑邪常兼挟湿邪而侵犯人体,所以还常见四肢无力、胸闷、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不爽等湿邪内阻的症状。


中医防暑小妙招

绿豆酸梅汤

绿豆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热烦渴、水肿、泻利、丹毒、痈肿、解热药毒。配以酸梅生津开胃。可起到清热解暑开胃之功。

冬瓜汁

《本草纲目》记载,冬瓜味甘,性凉,有生津止渴、消暑、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清胃降火等功效。将新鲜冬瓜洗净去籽后,连皮切块,加水炖煮至软烂,可直接饮用。

刮痧疗法

当出现中暑先兆症状时可采取刮痧疗法,手持刮痧板在脊柱两旁、后颈部两侧由上到下刮拭,每次刮5-6遍或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砂痕为止,注意确保操作温和,以免损伤皮肤。亦可涂抹清凉油或风油精于印堂、太阳、大椎、内关等穴处,用手指轻轻按揉。


中医眼科门诊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中医眼科门诊是由岐黄学者领衔的中医眼科专家团队组成,是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中医眼科特色门诊,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一体化、一站式的中医特色治疗服务。以突出传统中医为特色,基于中医的脏腑理论和经络学说,发挥中医适宜技术独特优势,结合患者体质,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开展项目

采用中医药结合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眼科常见及疑难病症,特色突出,疗效显著。主要包括针刺疗法、推拿按摩、脐疗、隔物灸、雷火灸、耳穴疗法、穴位贴敷、刺络拔罐、放血疗法、中药熏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