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报道:山东科研团队近视防控新成果荣登Nature子刊、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2025-07-31大众网
近日,全国著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省眼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毕宏生教授及郭大东教授、张瑞雪博士等科研团队又取得一项重要基础研究科研成果。以题为“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anterograde trans-synaptic degeneration and exacerbated synaptic remodeling in myopia”(《单细胞RNA测序揭示近视中的顺行性跨突触变性及突触重塑加剧现象》)在国际权威杂志、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2.9)《Experimental &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
近视是全球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也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近视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会导致视觉皮层退化,这一过程被称为顺行性跨突触变性(TSD)。鉴于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存在细胞凋亡现象,研究团队推测近视中视网膜的凋亡可能诱导视觉通路的顺行性TSD,进而导致视觉皮层退化。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展了系列深入的基础研究。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可为视皮层与近视的关系提供独特的生理学见解。据悉,此项研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电生理等现代科学手段,首次揭示了近视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信号激活以及视觉皮层突触的重塑现象。
△ 近视发展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诱发的的顺行性跨突触变性及突触重塑加剧分子机制示意图
研究发现,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觉皮层损伤程度呈负相关,同时视觉通路神经元和视觉皮层突触结构与功能的损伤证实了视觉通路中存在顺行性TSD。通过敲除Fos基因抑制视网膜神经元凋亡后,TSD现象得到缓解,这表明近视会加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诱导顺行性TSD,从而加重突触重塑。这些发现为理解近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带领下,山东的近视防控专业团队开展以科技赋能、创新赋能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双轮驱动、医工融合,山东近视防控打出中西合璧、AI数智“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团队利用中西医结合技术优势,以科研创新为先导,运用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在大脑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眼科学、视光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牵头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建成了安全、科学、有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三级监测、三级预警、三级防控”技术体系,行之有效的近视防控经验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各部委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原文链接:https://health.dzwww.com/jkxw/shgz/202507/t20250731_16283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