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报道:毕宏生教授团队研发近视防控新技术:槲皮素外泌体药物递送系统

2025-07-31

近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及宋继科教授、赵良慧博士等团队构建了一种负载槲皮素的外泌体药物递送系统(Exo-Que),以改善槲皮素的水溶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创新性的应用于近视防控。研究成果"Quercetin-loaded exosomes delivery system prevents myopia progression by targeting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ferroptosis in scleral fibroblasts"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Materials Today Bio》(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10.2)。

近视是眼科领域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常伴随着巩膜细胞外基质(ECM)重塑和眼轴延长等病理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长期应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开发新的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策略至关重要。槲皮素是一种具有抗纤维化、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活性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减轻ECM重塑,然而其疏水性限制了临床应用。鉴于此,团队开发了Exo-Que来提高槲皮素的生物利用度,并对其在预防近视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研究。该系统具有优异的水溶性、增强的角膜渗透性和延长的角膜保留时间,使低剂量给药具有显著的疗效。

△ Exo-Que的合成过程及近视治疗作用示意图

在治疗初期,Exo-Que显示出明显的近视预防效果,治疗2周后,屈光不正进展减少58.41%,眼轴长度增长减少38.46%。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至4周,其治疗效果保持稳定,治疗效果与0.1%阿托品组相当。在机制上,Exo-Que抑制IRE1-XBP1、PERK-eIF2和ATF6通路的激活,减轻内质网应激。此外,它通过调节GRP78-ACSL4和GRP78-GPX4蛋白相互作用抑制铁死亡,从而减轻细胞外基质重塑和减缓近视进展。研究结果表明Exo-Que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铁死亡和细胞外基质重塑来防控近视。且Exo-Que未表现出毒性作用,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为未来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该研究增强了对近视发生机制的理解,并为设计安全有效的近视防控药物及扩大天然产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毕宏生教授带领下,山东的近视防控专业团队开展以科技赋能、创新赋能的中西医结合一体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建设,双轮驱动、医工融合,山东近视防控打出中西合璧、AI数智“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团队利用中西医结合技术优势,以科研创新为先导,运用智能化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在大脑科学、人工智能、神经眼科学、视光学等前沿科学领域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牵头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建成了安全、科学、有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三级监测、三级预警、三级防控”技术体系,行之有效的近视防控经验在全国率先推广应用,获得了国家各部委的一致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原文链接:https://health.dzwww.com/jkxw/shgz/202507/t20250731_162832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