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在曲阜市召开
2016-05-16
在目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医师该怎样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如何在新时期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如何发扬传统儒学文化构建医师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体系?5月1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山东省医师协会共同举办的“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在孔子故里、儒家文化和华夏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曲阜市隆重召开。论坛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就儒家文化和人文医学,卫生行业的仁心仁术,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讲解。
论坛上,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执行院长单承彬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专家邵建华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岳教授等分别做了《中华医学的人文精神》、《我当医生的体会》、《如何在新时期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等主题演讲。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参加了此次论坛。张雁灵对论坛召开作了充分肯定。他认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此次论坛站在一个高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有理由相信通过山东省所有医师的共同努力,以专业的精神、专业的技能、专业的修养感动患者,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努力。
会议认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在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特别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医师协会作为医师的行业组织,一直把医师的人文教育放在头等位置,教育广大医师在心灵上走近孔子,贴近儒学,以儒学的“仁、信”作为行医的基础,重塑诚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现自身道德和修养的升华。与此同时,大力弘扬和倡导医师的人文教育,举办此次高峰论坛,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曲阜考察座谈会上提出:“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的精神实质。”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与有益实践。
最后,张雁灵会长表示,希望以“儒学文化与医学人文”的结合推动医师职业队伍建设,勉励山东的医护队伍通过学习、宣传儒家思想,推进建立“人文协会”、人文医院和“人文医师”,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使每一位医师都成为“人文医师”,成为“儒医”,努力打造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人民满意的医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