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家和万事兴”齐鲁好家风主题展② 红色家风

2022-05-31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我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若干措施,弘扬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优秀家教家风,展现新时代齐鲁家庭文明风采,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妇联等联合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家和万事兴”齐鲁好家风主题展近日启动。展览分“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家风”“廉洁家风”四个版块,采用215幅图片、2万多字讲述了全国和山东43个优秀家风、廉洁家风故事。


  1.毛泽东:恋亲,但不为亲徇私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曾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

  毛泽东的家风,是教育家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良好作风,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民众所称道的平民作风。他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在1941年1月31日给毛岸英和毛岸青的信中,毛泽东建议他们“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除告诫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外,还特别指出:“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而在1947年10月8日给长子毛岸英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在这段话里,他着意强调儿子的行为要“与人民利益”相“符合”,还在这段话的下面画了横线,足见对这段话的重视。

  2.周恩来:我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

  周恩来(1898-1976年),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等职务。

  周恩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为了更好地引导、教育周家的年轻一代,在大家庭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家风,周恩来制定了严格的家规,这些家规十分严格,也十分具体、细致,饱含了他对亲属晚辈深切的爱和关怀。他明确指出,不允许家人享有任何特权,就连特权思想都不可以有,要求亲属在外面不能讲同他的关系,要完全做一个普通人。周恩来曾对晚辈说:“不要因为我是总理你们就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我是国家的总理,不是周家的总理。”

  周恩来、邓颖超家规(节录):

  一、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

  二、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我们支付;

  三、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我们代付;

  四、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

  五、不许请客送礼;

  六、不许动用公车;

  七、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

  八、生活要艰苦朴素;

  九、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特有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十、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3. 朱德:忠诚,厚道,勤奋,努力

  朱德(1886-1976),四川省仪陇县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务。

  朱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母亲钟氏,一生俭朴、热爱劳动是母亲为朱德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着朱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养成了勤俭廉洁的好习惯,一生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忠诚,厚道,勤奋,努力”,这八个字就是朱家家风的重要内涵。朱德生活节俭,一套军装要穿好多年,一双袜子补了又补。他凡事都身体力行,并教育孩子们从洗衣服、洗袜子.缝纽扣等小事做起,学会独立生活,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种潜移默化的家风,在朱德子孙们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4.蔡畅:我们留给他们的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

  蔡畅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和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是红军长征年龄最大的女红军。

  蔡畅与丈夫李富春都处于高级领导岗位,但他俩一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从不乱花国家一分钱。晚年,老两口生活在一起,国家给她家配辆吉普车专供管理员买菜。蔡畅认为这样既是浪费,又是特权,于是,她与李富春做好管理员的思想工作,硬把买菜的专车退给了国家。在丈夫李富春去世后,蔡畅把老两口积累多年的一张10万元存款单,作为李富春的“特别党费”交给了党组织。几年后,当她又要把自己积存的3万多元作为李富春的第二笔党费上交时,身边的工作人员问她,是否给外孙李勇留下一点?蔡畅坚定地说:“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用不了就应该退给党和人民。我们留给他们的应该是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好思想,而不是钱财。”

  5.王定国:所谓家风,不是写在牌匾上,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事情

  王定国(1913-2020),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曾任妇女独立营营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9月,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长征路上敌人的弹片打断过她的腿骨,因为严寒冻掉了脚趾,她都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在102岁之前,王定国每年都要走出北京,走进长征沿线的老区群众家里调研,把自己的见闻写成报告呈给中央,为老区发展奔走呼吁。对她而言,只要走得动,长征就依然在路上。

  王定国与丈夫谢觉哉共育有5个儿子和2个女儿,一家人始终秉承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新中国成立后,谢觉哉先后任内务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虽位居高位,但谢觉哉对家人要求极严,对亲戚朋友的谋职请求严词拒绝。谢觉哉逝世时,按规定遗属可继续住原来的房子,王定国却主动找到组织:“我不是遗属,我有自己的工作,我是什么级别就住什么房子!”随即遣散秘书,退掉司机,搬出了带院子的大房子。据谢觉哉大儿子谢飘回忆,母亲虽然为很多人写过推荐信,却从来没有在他考学、当兵、提干、复员直到退休的任何一个阶段为他说过一句话。“过了很长时间,我才慢慢懂母亲。”谢飘说,“母亲一直教导我们学本事、干实事,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6.甘祖昌:要挑老红军的担子,不能摆老红军的架子

  甘祖昌,出生于1905年,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1928年,他参加工农红军,经历了长征、南泥湾大生产,1949年9月随王震部队进驻新疆,被任命为后勤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甘祖昌头部三次负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领导工作,组织上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长期休养,但甘祖昌婉言谢绝了组织的安排,回到家乡莲花县坊楼镇沿背村当农民。甘祖昌回乡后始终保持了一位红军老战士艰苦朴素的本色,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

  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也是自己种的。上级在生活上要按有关规定给他盖房配车,他一一拒绝,并把70%的工资收入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回乡29年来,甘祖昌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起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甘祖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交代家人:“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支援农业。”在甘祖昌的影响教育下,他的家人也都严格自律。妻子龚全珍在甘祖昌去世以后,继续践行着老将军的遗志,发挥余热,积极参加公益事业,并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给孩子讲甘老的故事。2014年,龚全珍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称她为“老阿姨”。

  7.王尽美:言不及私,精忠报国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山东省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市)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925年,病榻上的王尽美在弥留之际,向身边的同志留下遗嘱:“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遗嘱里只有对党的事业的忠贞,而没有一点私事。

  王尽美的后代在王尽美的影响下纷纷走向革命道路。1937年,王尽美的长子王乃征加入中国共产党,年仅18岁。次子王乃恩,15岁就跟随王乃征一起参加八路军,入党时年仅16岁。王尽美的第三代、四代也都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奉献着智慧和力量。王尽美的后人把“精忠报国”作为“祖祖代代奋勉传”的家训,王乃征在他的诗中,把“但愿百年后,无人吐唾沫”作为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告诫家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是王尽美的后人,都要传承好王尽美的精神。

  8.郭景林:人穷志不穷,不能做见不得人的事

  郭景林(1895—1978),东营利津人。郭景林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丈夫离世后,29岁的她带着孩子流落各地。在那个战乱年代,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她身体力行,教会子女自立、坚强,做一个正直的人。

  1943年,经人介绍,郭景林面对党旗许下铮铮誓言,那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成为她终生不变的信仰。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她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过许多革命同志和部队干部家属。

  家风传承,润物无声,她的两个儿子同样热情为党,坚贞不渝。1947年,大儿子崔光东同其他几名同志在秘密商量土改工作中遭人举报被围堵,崔光东舍身取义,掩护其他同志顺利脱险,自己被残忍杀害,年仅27岁。大儿子牺牲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次子崔光亭继而被反革命残忍杀害。失去两个儿子的革命母亲强忍悲痛对大家伙说:“光东、光亭为了革命牺牲,死得光荣!从今往后,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八路军都是我的亲人。”因这份无私大爱,郭景林被人们称为“革命老妈妈”。

  1978年郭景林因病去世。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当年的“干女儿”、抗战老干部张林同志从南京发来唁电,赋诗一首寄托哀思:“早年孤孀异乡漂,凌辱受尽志增高;坚随革命献双子,忠魂为党上九霄!”

  9.董成森: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

  董成森,青岛平度人,出生在1927年的战乱年代。15岁那年,他积极申请加入八路军,正式成为一名抗日战士,跟随部队参加了潍县战役、青岛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多次战斗,战功卓著。

  1960年,戎马半生的董成森,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放弃了干部身份,毅然选择带着妻儿回家务农。许多人不理解,他说:“当初打鬼子、打老蒋,为的是普天下的穷人翻身得解放,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国家经济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老兵,理应带头响应国家号召,作出表率。”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同样也在自己的七个儿女心中埋下了红色的根。

  1970年大儿子要考师范,董成森紧急召开了家庭会议,他对七个儿女说:“有国才有家,你们作为董家的后代,必须首选去当兵。保家卫国就是我定的家规!”当大儿子董希祥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董成森在家里正屋的西墙上大笔写下:“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随后,二儿子董希云、三女儿董新香、小儿子董希顺、孙子董玉琦、曾外孙宋杰……董家四代人有17人穿上军装,保家卫国。

  董成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后人,报效国家无怨无悔。“铁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正是这个家庭永远的红色家风。

  10.张淑贞家庭:爱党拥军,永远跟党走

  张淑贞,中共党员,百岁沂蒙红嫂,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儿媳,沂蒙新红嫂于爱梅的母亲。王换于被称为“沂蒙母亲”,在抗战时期她带领全家创办了收养八路军子女和烈士遗孤的“战时托儿所”,三年时间里亲手抚养了30多名革命后代和8名烈士遗孤,其中包括徐向前的女儿、罗荣桓的儿子和女儿等等。张淑贞是爱党拥军的接力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她和婆婆王换于一起创办战时托儿所,担任2个村的妇救会长,负责13个村的抗日宣传和发展党员工作,发动、组织群众积极参战、做军鞋、缝军衣、磨军粮、烙煎饼等支援前线,她照顾了托儿所的40多个孩子,自家的4个孩子却因为营养不良先后夭折。她们的信念就是“宁让自家孩子断了粮,也不让革命后代断了根”。

  如今,于爱梅被称为沂蒙新红嫂,倡导成立“沂蒙红嫂协会”,组织姐妹们到部队拥军,看望老英模、老红嫂,给子弟兵送去拥军鞋垫50000多双,担任山东省党性教育基地沂南教学点义务讲解员,为全省乃至全国党员干部群众作报告3000多场。张淑贞家庭三代中有18人入党、7人参军、1人光荣牺牲,他们家的故事被拍成电视剧《沂蒙》。从王换于到张淑贞,再到于爱梅,一家三代人从战争岁月走到和平年代,始终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情怀,谱写着大爱、大善、大义的动人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