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气小伙意外遭重拳击伤双眼 眼内植入“高科技”助力保全眼球

2017-12-2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年仅25岁的小东(化名)却不幸被重拳击伤双眼,眼球严重受损后,长时间的病变让他痛苦又自卑。不过这几天小东的心情不错,因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的医生通过高科技人工玻璃体植入手术帮他重获自信。

小东是山东济宁人,高高的个子,英俊帅气。4个月前双眼被重拳意外击伤,眼球严重受损后失去光明,让这个原本阳光的大男孩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沉默寡言的小东告诉笔者,“当时眼睛里的东西全部流出来了,眼睛肿的跟鸡蛋一样大。”

出事以后,小东的家人陪他辗转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医院,近半年来,他经历了三次手术,没想到,经过一番努力,眼球仍然开始萎缩,视力下降。小东的父亲看着平日里懂事的儿子实在心疼,为了挽救残存的视力,阻止眼球萎缩,防止眼球被摘除,便带着他慕名找到了国内少数能够开展人工玻璃体球囊术技术的山东省首家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全国著名眼底病专家、医院副院长王兴荣教授为小东制定了一系列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最终小东幸运的成为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手术的植入者,而且手术非常顺利。

王兴荣教授介绍,玻璃体是一种胶冻样组织,占眼球容积的4/5,起着支撑视网膜和维持眼内压的作用。小东的眼部情况非常复杂,治疗的需要,前期小东眼部的玻璃体已被清除并在眼内填充了一种叫做硅油的物体。此举虽然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但是时间一长,硅油极易变质乳化,需要多次手术更换硅油,有的甚至还是需要摘除眼球,给病人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我们完成的首例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术,就是在清除眼球病变以后,通过小的切口植入一个和眼球内部适形的球囊,起到一个支撑作用,保持眼球的外形。人工玻璃体球囊类似于和眼球玻璃体形状吻合的“袋子”,植入眼内后,将硅油注射到“袋子”里,保证了硅油不与眼组织直接接触,既起到隔绝作用,防止变质乳化,又实现了顶压视网膜,保持长期稳定的作用。避免了继发青光眼、角膜带状变性、硅油向其他组织迁移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免受取油-注油反复手术之苦,一次手术、终生受用。”王兴荣教授说。

保全自己的眼球对他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做完手术后,心理压力也减轻了,他现在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术后笔者再次见到了恢复中的小东,若不是穿着一身病员服,很难想象如今看上去完好的眼睛,曾经面临着险被摘除的境地。小东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是医疗技术进步的受益者。他说:“意外发生时,我最担心的就是眼睛保不住。剩下的人生戴着义眼生活,心理上真的很难承受。这次手术是我的最后一搏,结果手术成功了,自己的眼球保住了。现在,我恢复了些,这让我特别感激。”

玻璃体是怎样一种存在?

据了解,我们的眼球约4/5的容积是由玻璃体组成的,整个玻璃体的组成99%是水,1%为胶原,正常情况下呈现出透明的凝胶状态(摸上去像果冻一样),正由于玻璃体里有液体和一些纤维组织,我们的眼球才能被充满。玻璃体与房水不同,玻璃体永远不会得到补充。换句话说,等到人离开人世时,玻璃体也与出生时完全一样。
由于自然玻璃体的不可再生性,当发生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时,必须通过手术切除自然玻璃体后,填充合适的人工玻璃体替代物。目前,临床常用的填充物主要有空气、惰性气体、重水、硅油、重硅油等。然而,长期的硅油填充,容易导致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如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硅油乳化、甚至可移行至视网膜下和视神经,造成视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导致视力永久丧失。

植入眼内的“高科技”到底是个啥?

折叠式人工玻璃体(FCVB),它主要由球囊、引流管和引流阀组成。球囊部是通过计算机精细模拟人眼玻璃体制作而成,并且通过引流管与引流阀相连接,由能在体内应用20年以上的硅橡胶薄膜制成。精细模拟自然玻璃体的结构,恢复自然玻璃体的视网膜支撑、眼屈光、细胞屏障等主要生理功能。

2017年7月25日公布“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准产注册批件,可以进入临床使用。折叠式人工玻璃体(FCVB)将成为硅油依赖眼患者的“福音”。

人工玻璃体球囊适用年龄18-65岁,最佳矫正视力<0.05,眼轴长16-28毫米,有严重的视网膜脱离但无法应用现有玻璃体替代品患者。该术主要适用于两类患者,严重眼外伤和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者。人工玻璃体球囊不仅能够保住患者自身的眼球,防止摘除眼球对患者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而且,一部分患者的视力还能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