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抗战老党员圆了光明梦

2015-08-19

101岁抗战老党员圆了光明梦
——我院启动“纪念抗战70周年 圆抗战老兵光明梦”大型公益复明行动


8月18日,在医院病房里,一位刚做完白内障复明手术的老人正在向亲人和来客讲述着自己亲历抗日的故事,她就是来自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乡袁窦村的101岁抗战老党员卞如荣。
卞如荣老人1914年出生,今年已经101岁了。1947年,“大字不识一个”的家庭妇女一心向往共产党,这年春天,老人终于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老人亲历了那个战火纷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家国的年代,为参加过战争的前线战士送饭送水,缝衣做鞋;动员、发展党员,是村里家喻户晓的巾帼模范。尽管已是101岁高龄,但回忆起当年的往事,老人仍然是记忆犹新。在老人的叙述中,仍然充满着对日军罪行的憎恶,那一段难忘的历史,一份弥漫热血与伤痛的记忆,70多年来从未淡去,如烙印般深入这位老人的身体与灵魂。
如今老人五世同堂,与自己的孙子们住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据小女儿介绍,老人身体一直很好,她在九十岁时还自己做饭、提水、做家务,甚至农忙的时候还帮着收小麦、花生和玉米。但在10年前,老人的视力越来越差,做饭的时候分不清盐和味精,区别酱油和醋都得拿鼻子来闻,出门也必须有家人陪伴,心里非常着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视力状况每况愈下,只有光感,已接近完全失明。由于视力限制了她的自由,本来成天乐呵呵、笑嘻嘻的老奶奶变的愁眉苦脸,身体一天天消瘦下来,家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这样老人几乎在黑暗中度过了十几个春秋,虽然儿孙满堂,但只能用手抚摸。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对外界的感知只能靠手来抚摸的痛苦和无助,所有人无不惋惜,都说:“如果老奶奶能看的见,说不定还能吃上她包的饺子呢”。


   老人的儿孙带着老人家跑遍了各大医院,然而都以年龄太大为由拒绝为她医治。直到8月初,慕名来到我院。老人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情况比较严重,应尽快手术。了解到卞如荣老人的情况后,我院决定为她免费治疗眼疾,恢复光明,此举也标志着由我院联合济南市民政局举办的“纪念抗战70周年 圆抗战老兵光明梦”大型公益复明行动正式启动。
面对将要进行的手术,老人高兴地表示,希望能够早点恢复光明,再为家人缝缝补补,洗菜做饭。“感谢社会上有这么多的好人,帮我免费做手术,医院的技术很高,我希望自己可以好好活着,多看看我们国家的变化!”老人说。
给101岁高龄的老人进行手术,风险比较大,对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手术中的操作技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考虑到老人病情复杂且年龄较大,曾为107岁老人成功实施白内障手术的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委及白内障学组副组长、院长毕宏生教授这次亲自担任老人的主刀医生。他介绍,对超高龄患者来说,白内障手术的主要风险在于晶状体核混浊程度和硬度更高,角膜内皮细胞数量非常少,角膜周边基质浑浊,加上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机能下降,手术耐受力差,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为降低风险,医院对老人做了全面系统的术前检查,并制订了一套完善的手术方案,手术中派出高资历医护人员专门对老人进行术中护理和监护,保证手术获得成功。
8月18日,经过一系列完善的术前准备,老人怀着期待的心情进入手术室。手术中,毕宏生院长根据老人晶状体核混浊程度重和硬度高的特殊病情,对其右眼实施了个性化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手术进行的非常顺利,主刀医生毕宏生教授只用了短短的10分钟就顺利结束了。
手术效果十分理想,手术结束后,老人拉着毕院长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医院帮我免费做手术,医院眼科医师的技术很高,我希望可以好好活着,多看看我们国家的变化!”
术后第二天一早,毕院长亲自为老人检查,老人家从视力表的第一个大字,一行一行往下看,越往下字越小,老人每看见一行,大家都十分激动,他的儿孙们都激动的合不拢嘴了,老人也高兴的笑了。医生表示,随着老人术后眼睛的恢复,视力还会更好的。
院长毕宏生教授表示,这些仍然健在的英雄个体,不应该被社会所遗忘。70多年前,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奉献青春,70多年后,他们平均年龄90岁以上,经历战争的磨难而幸存下来的勇士们,都已到了耄耋之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生活贫困、病痛缠身,迫切需要社会的关爱、帮助和精神的慰藉。开展这样的关爱活动,目的是想引起社会各界对这些当年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宁,人民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们给予更大的关心与关注,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活动中来。
“这些老人为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最值得尊重的人,我们觉得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得更好。”毕宏生说道。